近年来
针对老年人实施的诈骗层出不穷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
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
以养老养生、推销保健品为由
骗取老年人钱财
老人防骗意识薄弱
加之骗子巧言令色
致使很多老人
走进了他们的非法集资陷阱
5月19日,江苏集中宣判了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19名被告人获刑。其中,涉案金额近20亿,被骗老年人达1500余名。“爱福家”“301参茸倍力胶囊”等养生骗局更是引诱了不少老年人将所有养老资金投入其中,使得受害老人血本无归。
本月正值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
为了让各位叔叔阿姨们
提高防诈防骗意识
小编梳理了
非法集资的4大套路
这些坑,千万别踩!
什么是非法集资
根据《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养老4大套路,骗你没商量
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4种表现形式:
套路一 养老服务
一些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以办理“会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以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
套路二 养老项目
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套路三 老年产品
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套路四 以房养老
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养老集资4部曲
那么,这些骗子是怎样一步一步将老人引诱进他们的“圈钱陷阱”的呢?
第一步:发“小礼物”
到老年人聚集场所发传单、免费派发鸡蛋、洗衣液、大米等小礼物吸引老年人注意,进而邀请老年人去听“养生课”。
▼
第二步:听“养生课”
派出“专家”开“养生课”,并承诺购买保健品即可凭空瓶继续“听课”,还可能获得等额返现红包,由此发展一批老年人会员。
▼
第三步:做“宣传员”
宣称只要充值一定金额便可升级成为“宣传员”,就可以在三年内每周领取一定金额的红包,还赠送保健品和旅游服务。
▼
第四步:买“好理财”
放出“重磅产品”:购买几千至几万不等的理财产品,公司会按照投资年限支付高额利息,保本无风险,还能继续享受免费保健品和旅游。
5条原则,守住钱袋子
01不贪图便宜、不贪图小利
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02警惕各种讲座、免费旅游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
03
健康理念,从正规渠道获取
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机构就医。
04涉及个人信息、金钱时要留心
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个人资料。凡是要支付较大金额的钱款时,也要注意。
05如遇骗局别慌,及时报警处理
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
快把这篇推文
转发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提高防范意识
来源丨深圳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