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手艺
守护匠人匠心
他攻克难关坚持创新
使漆器工艺源远流长
他立足曾楚文化带徒授业
护复漆器文物
他用执着与坚守
让楚漆器技艺重现光彩
祝成超,曾国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先后荣获湖北省“荆楚工匠”、“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湖北省首席技师”、“随州五一劳动奖章”、“随州市劳动模范”、“随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
中国之漆器,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1978年震惊世界的曾侯乙墓发掘出的大量漆器证明,随州地区漆器髹饰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作为曾国漆器髹饰技艺传人,祝成超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漆器制作,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古随国高超的工艺水准、了解曾随文化,祝成超决心将这些漆器修复、复制出来。漆器复仿制工艺非常讲究,工艺人员既要有历史考古知识,又得是能工巧匠;既要有娴熟的笔墨功夫,又要有美术绘画学养。
30多年如一日,祝成超凭借着对漆器的热爱,心无旁骛,执着专注,深耕非遗技艺,追求精益求精,积淀综合素养,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练就了一身绝技绝活,复活了曾侯乙盖豆、曾侯乙65件编钟架梁、鸳鸯盒等国宝级文物,主导的“曾国漆器髹饰技艺”,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侯乙盖豆是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距今已有2400多年,制作精美,工艺复杂。要将这件艺术品复制成功,可谓一大难题。祝成超主动迎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潜心研究文物的材质、尺寸、色泽、工艺,在认真研读,考证曾侯乙墓发掘报告和相关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多次到省博物馆观摩文物实物,结合祖传工艺精髓,静心研发,突破了选材、制胚、雕刻、髹漆等环节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历经两年的探索,将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盖豆复制成功。
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65件编钟国宝级文物,是中国出土青铜器中规格最高、复制难度最大的稀世之宝,祝成超带领技术团队成功复制。此后,又将鸳鸯彩盒及一度失传的古老手工艺夹纻胎“漆盘”、龙蛇座花瓣盘漆豆、车马出行图圆奁等一批国宝级文物复制成功。
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祝成超从事漆器制造的灵魂和精髓。精美漆器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虽高,但其价格不菲,因此被束之高阁。如何让高大上的漆器不仅能观赏,还有实用价值,从而成为市场上大众喜爱的商品?
“守正”的同时不忘“创新”。在充分考虑复仿制对象原有的工艺奥妙之外,祝成超和团队数次攻坚克难,融合中国漆器古代手工艺制作方法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灵活运用点描线勾、平涂色块、针刻等技法,将古代彩绘艺术以精品的形式一件件再现于当今世人面前。
曾侯乙盖豆、鸳鸯彩盒、彩绘龙凤纹漆盘等已跻身我省对外交往的首选礼品,多次被省、市政府赠予中外嘉宾。“龙蛇座花瓣盘漆豆”、蟠龙漆卮等文物复仿制件,在上海世博会湖北馆公开展出,并相继走进意大利举办的“2015米兰世博会”和哈萨克坦斯举办的“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青睐。
近年来,祝成超还带领团队先后推出了“福伴终生”珍锡编钟茶叶罐、“楚王镈”文房三件套、蟠龙漆卮文房套装、茶具杯垫、果盘等30多个创新产品,先后进入国内多家博物馆和礼品公司,还有不少私营企业前来订制。在网上开辟销售渠道后,市场反响火爆。
漆器工艺是祖传的手艺,靠的是代代匠人薪火相传。作为非遗传承人,漆器制作不只是一门兴趣,更是一生的事业。祝成超说:“我的职责,就是传承。”
通过师徒带教的方式,收徒、办班,倾心传艺,祝成超先后培养出了20多名优秀的徒弟,各个都成为了各自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人才传承人绝技绝活传承机制,推行传承人带徒授艺传承制度。目前,祝成超正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谈校企合作,计划创办劳模创新工作室工艺技能培训班,定期为学生授课,在课堂上为学生讲授漆器漆艺技能。同时,在学校设立劳模、非遗、创新传承工作室工艺技能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学到真本领,让流传千古的传统漆艺得以发扬光大,流芳百世。
“面对未来,我将带领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坚持创新传承工艺技能,立足地域特色,与时俱进,不断研发新品,努力扩展市场,为曾都高质量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祝成超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