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曾都区府河镇涢潭铺村俊为蔬菜基地,整齐的蔬菜大棚依次排列,走进黄瓜大棚,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黄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现在大棚里种植了黄瓜、茄子、海椒、豇豆等蔬菜,每天的采摘量在1万斤以上。”村委会委员姜伟正在棚内忙得不亦乐乎,想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即将变为实实在在的收益,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四年前,姜伟在随州经营着饲料销售和养殖蛋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然而,姜伟却突然回到村里任职,并带头发展起蔬菜种植。“就想尽自己所能为村里做点事情,让村民们能把日子过更好。”姜伟介绍,当时就是想回家乡发展产业,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说干就干,姜伟多次到万店镇塔湾居委会考察学习后,投资300万元,流转土地近200亩,购置钢管、薄膜、种子等,建起119个蔬菜大棚。
万事开头难,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姜伟面临着蔬菜基地建设停滞的巨大压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是充满荆棘坎坷,只要咬咬牙,坚持下去,就能挺过去。”回忆起那段经历,姜伟显得云淡风轻。
要干就干好,姜伟坚持绿色种植,使用鸡粪、鸭粪、猪粪等有机肥料,保证蔬菜的品质。姜伟介绍,每年4至6月和9至11月是蔬菜采摘旺季,一年的采摘量超过160万斤。
“在蔬菜基地务工,让我们不出村就有活儿干,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六组村民何再兰正在大棚内采摘黄瓜,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我今年已经60岁了,之前就是在家里闲着,现在一年能挣一两万块钱,既能工作又能照顾家里,这么好的事哪里找。”如今,涢潭铺村蔬菜基地成了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香饽饽,已带动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下地上班去”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发展蔬菜基地让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就赚鼓了腰包,还能照顾好家庭,村民摇身变成了“上班族”。
巧打时间差,涢潭铺村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变“冬闲”为“冬忙”,走出了属于自己增收致富的路子。“下一步,我们将成立蔬菜合作社,带动村民们大面积种植蔬菜,开展蔬菜深加工,打造蔬菜品牌,开拓电商销售渠道,抓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与当地村民携手,奔向更加幸福的新生活!”姜伟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图文:刘浩 黄鹤婷
编辑:刘浩
审核: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