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劳动者 | 建筑工人:汗水浇筑城市“骨骼”

抬眼看去,最惹眼的就是脸上、颈部,呈点状分布的汗珠。汗珠慢慢变大,滴落到粗糙水泥地面,渗透加上高温炙烤,浅浅的水印快速消失。

7月14日,早上8点刚过,笔者来到位于北郊街道八里岔社区一处建筑工地。木工班组的邓明明,正手持电动扳手操作对拉螺杆对即将浇筑混凝土的木工模板进行加固。电动扳手与对拉螺杆碰撞发出“突突突”的声响,邓明明的手臂、身体随之轻微晃动,身上的汗珠伴随着晃动顺着皮肤慢慢往下,留下一道道印痕。“就这一堵2米的剪力墙,钢筋班把钢筋扎完后,我们就放线、架模,等到混凝土浇完后还要再进行加固,加固结构得两个人相互配合着一天半才能扎好。”邓明明关闭了电子扳手,停下了手中的活。

邓明明告诉笔者,入伏以来,每天6点不到,木工班就进入工地,根据天气情况上午10点以后就要收工,午休一直会持续到3点,如果天气特别热可能到4点半以后才会上工。“风油精、藿香正气口服液和清凉油。”乘着休息的空档,邓明明向笔者展示了他工具包里的防暑药品,他说:“防暑药品是项目部发的,都很实用。气温太高的话,项目部会有专人提醒我们下工,也会‘监督’我们,防止‘偷偷’上工。”

工地项目部现场管理员王强说:“项目部早在入伏前就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生产方案及应急方案,并定期对工人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项目施工场内安装有热水器,能保证饮用水供应,同时,也采购了足量防暑降温药品发放给工人。当前,我们严格按照高温天气的作息时间,工人该休息时就休息,让他们‘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管股工作人员张想介绍,为切实保障高温天气辖区内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区住建局监管股、区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工作人员采取不定期现场巡查的方式,加强高温天气作业环境的专项检查,确保防暑降温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图文:银川

编辑:银川

审核: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