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 ​把党史馆建在群众心坎上——记随州市新四军五师纪念馆馆长顾世国

原载于《湖北日报》app2021年7月5日

顾世国登上高岗,用他的“随普”咿哟吟唱——“山歌唱了一大箩,想起五师老大哥,他待百姓情义长,他待百姓情谊多……”

顾世国57岁,是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支部书记、馆长。

新五师纪念馆位于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早在党史学习教育之前,游客就接踵而至,日均千余人,高峰时日接3万多人,成为“网红村”。其实,是顾世国先成为网红,他先在龚店村当支书,把龚店建成网红,调九口堰来当馆长,又把九口堰建成网红。

6月底,记者慕名来到九口堰村,专心采访了他的“山歌一大箩”。

从“灯下黑”到“灯下亮”

提起随州洛阳镇,“千里银杏谷”闻名遐迩。

银杏谷在永兴村,每年数百万旅游大军潮涌而来。而周边村,如龚店村虽也银杏遍野,却只是个陪衬,跟永兴村相比,“待遇”差之千里。

顾世国在龚店村当了20多年村支书,他没仿照永兴村依葫芦画瓢,而是走出“灯下黑”,钻研如何“灯下亮”。他先从乡村文明抓起,2004年首创“农民讲坛”,让村民说自己事、唱心中曲、学身边人,倡导人人讲文明、户户讲和谐。有了好氛围,建设就好抓了。他创办科普学校,请农科专家来给农民讲科普、授农技,建图书室、文体广场,让村民脑里有知识、身上有力气,开开心心忙生产,农特产品蓬勃兴盛,网销全国,一个群众频繁上访的落后贫困村,就这样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宜居村庄”……村民年收入也由以前人均3600元上升到人均近2万元。

但靠自然景观和物产培植的旅游业,季节性太强,旺季游客蜂拥而至,接待能力不够;淡季游人少,接待设施空置。乡村旅游先要解决“来得了”,但关键是“为何来”。只有解决了“为何来”,才有望解决“留得下”“还想来”。怎样才能让乡村经济花开四季、绿水长流?2015年,镇党委突然一纸调令把他调到九口堰村,当新五师纪念馆馆长。这是个全新挑战,但对他而言,正中下怀。

从“脏乱差散”到“全国典范”

图为:五师旧址

图为:李先念铜像广场

九口堰是新四军第五师的建军地,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1939年至1945年在此战斗,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顾世国不是九口堰人,他1964年生于龚店村,父母双目失明,他从小就不怕吃苦,崇拜先烈,总来九口堰玩,受新四军影响,他渴望长大后当一名军人,但要照顾二老,他没能参军。在任龚店村支书期间,他每年支援九口堰新五师纪念馆建设。

2015年来当馆长,他很高兴,但一接手才发现,短期内想使纪念馆焕发新姿,难。“刚来时,纪念馆四周垃圾乱倒、猪圈乱建、柴草乱堆,根本不像景区……”出于种种原因,此前的纪念馆年久失修,多处老墙几欲倒塌。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他明白,整治环境,必先从群众思想着手。所以他上任后第一件事,是召开全村党群大会,提出“三年变成旅游村,让纪念馆成为全国示范”。

“纪念馆不是孤立的,必须融入周边环境,让老百姓参与进来。”顾世国说,他每晚走访3家农户,走访整整一个月,全体村民明白了,纪念馆不只跟辉煌历史有关,更与现实致富相联。

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心,他就开始干。

在筹来经费之前,他从家里拿出10万元,拆猪圈、拆厕所、搬柴草、建花坛、修堰塘……环境一点点好转,纪念馆有了气势。

“申请经费,不能仅凭一张干白嘴,嘴要说,手还要做,把做出的东西矗那儿,才会给人希望,经费才划拨得快。”他2016年筹资200万元,2017年300万,2018年600万,还清以前的修缮借贷,2019年又筹来800万(400万用于修公路、200万用于消防建设、200万用于修停车场)……整个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图为:新四军五师纪念园

6月25日记者看到,九口堰村房屋整齐,环境整洁美丽。新五师纪念馆和纪念园游人如织,红歌嘹亮,国旗党旗迎风招展,阳光下老馆旧房的青砖黛瓦,愈显厚重沧桑。

九口堰革命老区(纪念馆)一年一个台阶,2015年1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全国红色经典景区”,2019年10月被湖北省委命名为“全省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同时还是“随州市廉政教育基地”“随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省内十几家公安、武警、高校、党校等单位纷纷在此挂牌为现场教学示范基地。

他自己也因此获得“中国好人”“全国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荆楚楷模”“全省旅游能人”“全省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员”等众多荣誉。

从“革命圣火”到“致富旺火”

顾世国中专文化,但他头脑清醒,思路开阔,“我才做了4件事。”他说。

一是从头学习,一就任馆长,他就刻苦学习党史,钻研旅游业务,走遍豫鄂皖大部分红色纪念馆和博物馆,笔记记了20多万字。

二是拜请专家,完成纪念馆的修缮、布展、安防等工程,尤其是新五师当年的兵工厂、被服厂、野战医院、边区建设银行、抗大十分校等旧址恢复与保护。

三是灵活施教,采取“请进馆”与“走出去”教相结合的党史教学模式,除了每年接待近百万人,还“送教”到机关、学校、军营百余场次,每场他都参与授课,别出心裁地用随南鼓乐说唱的形式宣讲五师抗战精神,每场下来,掌声如潮。

四是真情惠民,每一处馆园建设,都惠及九口堰村民。解决150余户饮用水,带动村民就业200多人,打造了6处美丽乡村景点……老区人民的精神面貌、物质水平及幸福指数大大提高。记者看到,农家乐在九口堰村有20多家,生意红火。村民王红清开有一家“五师食堂”,一年纯收入6万多元。“纪念馆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王红清笑着说。

史菊芹、郭永清、朱东华、伍贵荣等村民对记者说,先以为顾馆长只是建纪念馆,建着建着大家明白了,纪念馆变了样,整个九口堰村也变了样。村民以前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挣钱,纪念馆红火后再不用外出打工,在馆园附近卖板栗、红薯、南瓜、鸡蛋,旺季每天有四五百元收入。记者看到,纪念馆前260亩地种上了猕猴桃,已挂果,带动100多人就业。65岁的村民刘三姐在田里锄草,一年收入3万多元。

“红色引领,绿色出情。”顾世国说,党是一朵花,人民是沃土,人民参与建设,共享成果,党史馆才能稳步完善,扎实壮大。

顾世国还兼任九口堰红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洛阳镇“印象乡村”建设总指挥。新五师纪念园已与千年银杏谷等景区结盟,带动更多群众奔上美丽创富路。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