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龙乡层林尽染,风景优美。12月12日,天蒙蒙亮,家住李地村的范求求和往常一样,换好工作服,开始了一天的巡山管护。“这几年,我不仅当上了林场的护林员,还利用闲暇种植油茶、养殖蜜蜂,家乡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有劲。”
三明市地处福建西北部,林地面积28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7%。持续良好的生态环境背后离不开福建省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的努力。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守“青山绿水就是无价之宝”理念,以强有力监督执纪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强监督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今年在林场护林及抚育劳务工资收入30000元,蜂蜜收入7000元、油茶收入6000元、生态公益林分红收入950元,往后每年还有一笔‘林票’分红……”午饭时间,范求求掐着手指,对入户走访的大龙乡纪委书记杨玖钦说。
范求求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里和国有林场的帮助下,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他口中所说的“林票”分红是三明市当下正在开展“林票”制度改革试点的产物。“‘林票’是指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共同出资造林或合作经营现有林分,由合作双方按投资份额制发的股权(股金)凭证。”泰宁国有林场场长刘敬灶说,“‘林票’具有交易、质押、继承、兑现等功能,放活了林地经营权,实现‘碎片化’林权规模集约化经营。”
三明市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经过三次林改,基本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股权变股金、林农变股农”的转变。三明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彦介绍,2019年11月,该市率先在全国开展“林票”制度改革试点,开启第四次转型升级。
“林票”改革事关林改成效,事关群众获得感。为抓得准、抓得实,三明市纪委监委将林业改革列入常态化政治监督项目,督促三明市林业局压实主体责任,同时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巡视巡察等反馈的问题,强化重点整治、跟踪督导。
“我们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推动整改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明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截至11月底,已督促完成问题整改149个,督察转办信访件销号194件。
督促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群众有反映,说明我们的方式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改革中将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谈及前不久被三明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的场景,刘小彦依旧难以忘怀。
今年4月初,三明市纪委监委收到一封反映三明市林业局部分党组成员作风、选人用人以及下属国有企业管理等方面问题的信访件。三明市纪委监委监督室经分析研判、专题会议研究,考虑到该信访件反映问题笼统、可查性不强,决定将信访件委托三明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谈话处置。
这种委托党委(党组)书记谈话处置问题线索的方式,是三明市今年来探索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明市林业局主动排查,共梳理出6个方面47个问题,建立了回头说、回头查、回头听等常态化工作机制,同时向13个省属国有林场延伸,发现并及时纠正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推动了林业系统的内部改革。
针对林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三明市林业局要求国有林场所有交易全部采用市场采购机制,通过第三方竞买交易平台完成,扎紧林业经营管理的制度笼子。“如今,只要在交易平台上一点,就能查到每一笔交易的详细信息,有效遏制了林业资源、资金、项目的‘跑冒滴漏’。”刘小彦说,该机制运行以来,全市已累计成交1068标,金额10.85亿元,实现了国有林业资产保值增值。
查处一案治理一域
“树苗已经1米多高了,长得不错。”近日,三明市明溪县纪委监委和明溪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到杨梅林山场开展“回头看”,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修复治理。
2019年2月,时任明溪县夏阳林业站站长林某等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涉恶团伙充当“保护伞”,致使杨梅林山场972亩天然林被滥伐,当地林业遭到严重破坏。案件办结后,明溪县纪委监委向明溪县林业局发出生态修复整改建议,督促该局以案为鉴、建章立制,要求派驻机构开展案后回访、跟踪监督,并将此纳入日常监督重点。
“没有严肃问责就没有震慑、没有敬畏,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没有保障。”明溪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谭细华介绍,他们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通过下发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典型通报等方式,形成案后整改清单,推动以案促改。
“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三明市在对各县(市、区)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专项巡察的同时,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纳入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范围,重点监督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小流域综合整治、“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等方面情况。
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截至目前,三明市共问责生态环保领域领导干部91人,发出纪律检查建议7份、监察建议6份,推动建章立制43项。(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陈金来 通讯员 叶水江 周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