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民营企业家|桑梓情深种菇人


桑梓情深种菇人

——记洛阳九口堰富民蘑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严贤涛

  他,尝试新技术高效栽培香菇模式,使每亩香菇增收万余元;他,致富不忘家乡人,为村民送袋料送技术,助力精准扶贫;他,发展绿色农业,致力走一条新型农业化道路……他就是洛阳镇富民蘑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严贤涛。

种菇路上故事多

  严贤涛是洛阳镇人,19岁时,就开始种植香菇。“洛阳镇的气候适宜种菇,出来的菇形状好,味道好,在全国各地都受欢迎。”严贤涛说。

  1992年,他先后自费到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学习食用菌制种和栽培技术,回家后开始尝试新的种菇方法。

  尝试并不都能获得成功。2005年,他采用稻草地栽双孢菇,由于稻草和牛粪发酵不充分,水分过大,酸碱度未调到合适的比值,菌丝大部分未成活,15亩田只收了几斤菇。2007年,他又试验栽培了地栽香菇10亩10万袋,由于灭菌不彻底,8万筒菌袋感染杂菌,同时,越夏时棚内温度超过35度,造成7万袋菌丝被烧死。投资26万元,几乎血本无归。

  失败不失志,失败不气馁。严贤涛痛定思痛,认真总结栽培技术中教训与经验,并积极请教市食用菌协会、华中农大真菌研究所的专家,不断探索和反复试验,开发出“袋料香菇+水稻”“双孢蘑菇+水稻”等“菇—稻”新技术高效栽培模式,将层架式改为大棚地栽,并引导农民栽培。

  “菇—稻”栽培模式比传统栽培模式每亩可多获纯收入万余元,每亩栽培双孢蘑菇可获纯利5000元以上,分别是种植小麦收入的五十倍和十倍。

  2008年,华中农业大学对九口堰“菇—稻”基地进行了论证并认可,同时专门授予了“菇—稻”周年生产试验示范基地的匾牌。

致富不忘家乡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严贤涛自己通过种香菇致富了,也不忘父老乡亲。

  走进富民蘑菇农业专业合作社厂房,偌大的一体化灭菌锅隆隆作响,工人们有序地将流水线运送过来热气腾腾的菌棒码好。“灭菌锅的灭菌率达100%,保障了香菇的质量。”严贤涛介绍。

  这些菌棒生产好后,将被陆续送到洛阳镇及周边菇农的大棚里。富民蘑菇专业合作社是洛阳镇的扶贫帮扶单位之一,在给予技术指导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为脱贫助力。“我们通过三统一、四保障来帮助贫困户发展香菇产业,即统一制袋、统一点种、统一建棚;保障菌袋质量、保障技术、保障成活率达到95%、保障产品回收。”严贤涛说道。

九口堰富民蘑菇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高温灭菌统一制袋,提高香菇成活率。

  “菌种接的还可以,但是要注意‘眼’一定要封严,不封严的话,透风的时候容易感染,正中一定不能压太紧……”每到袋料香菇点种的时节,严贤涛就来到菇农的大棚,现场查看点种情况。

  十年来,严贤涛先后在洛阳、何店、府河、万店等地,为菇农讲课200余场次,培训菇农10000余人次,免费向菇农发放技术资料15000余份,共带动了洛阳镇及周边二十余个乡镇4000余户菇农发展“菇—稻”模式栽培,栽培面积达4200余亩,户平收入6万元以上,年创造经济效益近亿元,累计创经济效益3.5亿元。

  “精准扶贫,人人有责。种香菇投资少,见效快,我又是洛阳人,我有责任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产业脱贫致富。”严贤涛说。

专注绿色发展路

  在食用菌种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严贤涛一直在思考创新的种植方法。以前,洛阳菇农们栽培食用菌主要采用椴木栽培或袋料层架栽培,耗用大量的林木资源和人力物力,周期长、投资大、效益低。严贤涛积极寻找利用农作物下脚料、秸秆、畜禽粪便等替代林木材料来发展食用菌。“如果能将秸秆循环利用,既能既保护资源,又推动洛阳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严贤涛说。

  在大棚里和蘑菇打了一天交道,回到办公室,严贤涛的办公桌上也放着几盆蘑菇:青花瓷的花盆里铺满青苔,造型奇特的石头边,一朵朵圆鼓鼓的蘑菇探出脑袋,可爱又有趣。“蘑菇既能吃,还能看,这就是我们开发蘑菇盆景。”严贤涛介绍。

  将菌种放入盆景内,人们买回家自己栽培,在认识各类珍稀食用菌、美化家居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食用。目前,严贤涛已成功利用盆景栽培了金针菇、蘑菇、灵芝、杏鲍菇等2000余盆,收到很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小范围推入市场后,反响很好。

  多年的探索与创新,严贤涛不仅收获了经济上收益,还获得了诸多荣誉。严贤涛先后荣获省乡土拔尖人才、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市劳动模范、区食用菌行业突出贡献奖、区星火科技带头人、洛阳镇“致富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创新探索的“菇—稻”种植模式通过省科技厅、省食用菌协会和随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和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合作社被授予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和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