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一槌一重器

7月22日

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

文化有限公司

采用国家级非遗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制作的

24件套青铜编钟

32件曾侯乙编磬1:1比例复制件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

文化和旅游部

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

《非遗里的中国》中亮相

编钟声响

仿佛

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只为此刻

除了震撼

再无其他形容

一钟双音

来自2400年前

作为约2400年前的“黑科技”乐器,曾侯乙编钟有“一钟双音”的特点,即一个钟能演奏两种不同的乐音,代表着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音乐成就。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是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合瓦型”设计、“失蜡法”铸造和“一钟双音”校音,是该技艺的核心技术。

2016年,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名录。而作为成功研究出青铜编钟校音传统工艺的项绍清,属国内编钟校音第一人。

从1932年开始,项式家族便为当地庙宇制作古钟,项绍清师从其父项德忠学做古钟。

受父亲影响,1984年项绍清进入随州市博物馆擂鼓墩文物管理处,从事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编钟及青铜礼乐器的研究和复仿制工作。钟型设计制模、修模、定型、翻型、结壳、硬化、脱蜡、焙烧,青铜编钟熔炼、浇铸、打磨、校音、做旧等160多项制作工艺才能完成一个复仿制编钟,工序繁多,并不容易。

但编钟复制最难点在于如何复原“一钟双音”,让其发出准确音律。

古代编钟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校音,其使用的工具、校音的技艺、音位的编排,古籍资料均未明确记载,青铜编钟“一钟双音”校音技艺自战国以后就已经失传,校音成为制作编钟最大的难题。

项绍清通过请教音乐专家,大胆实践创新,按照国际通用C大调十二音律标准440赫兹,对编钟钟腔内部进行科学打磨测试,经过近30年的不懈钻研,终于把成套的编钟按古代音位排列校音,使每个编钟的“正鼓”和“侧鼓”位置均能敲击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形成大三度和小三度之间的音律关系,再现了2400年前中国古代东周时期的“一钟双音”。

跨越千年的传承

“非遗+”

“坚决不能让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编钟制作手艺,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失传,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些什么。”项邵清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编钟制作流程、校音技术工艺等进行全方位拍摄记录,建立了全国第一套《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数据库》,并与武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科研教学基地。

2010年,项绍清投资成立了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被曾都区文旅局授予“曾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

近年来,曾侯乙编钟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不断“破圈”,实现保护创新。

2022年2月,编钟非遗保护单位参与《湖北省非遗文创设计大赛》,联合全省高校设计编钟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

在千年银杏谷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举办的“随州洛阳美好乡村生活节”中,青铜文创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022年11月,在《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暨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示展演活动》中,通过展示青铜编钟文创产品及编钟演艺活动,不仅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编钟文化。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保护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共享保护成果。“非遗+”激发出无限的可能,“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等模式让民众真正参与到非遗保护中。

目前,随州市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已培养3名70、80、90后的编钟非遗技艺传承人,经过培训实操现已全面掌握了青铜编钟制作技艺。

“我是一名匠人,我热爱我的工作和每一件从我手上成型的产品,但是我喜欢还不够,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和小朋友,要知道编钟、了解编钟、热爱编钟。”项绍清坚定地说,“我也希望年轻的制钟人,秉承以‘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代代传承’的发展理念做好编钟事业,真正担当起‘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传承千年编钟技艺,弘扬中国国粹文脉’的历史责任。”

图文:曾轩

编辑:楚豫

责校:文静

审核: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