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一戏一人生

咚锵咚锵,咚咚锵

戏班子登台开演喽!

一个板凳,一盘瓜子

老少皆坐在戏台前观戏

一张皮影,一个故事

欣赏光与影之间摇曳的美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塑料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而曾都的皮影戏

大家是否了解过呢?

01

一个人就是一台戏

灯光打在一张长宽约两三米的白幕上,幕布后挂满了花花绿绿的皮影人子,65岁的曾都皮影戏第六代传人严开友似被包围在中间。

“锣鼓喧天,准备开战!”伴随着一声洪亮的唱腔,锣鼓伴奏,打板帮腔,一部《隋唐演义》皮影戏拉开帷幕。只见他抑扬顿挫地念白、演唱,时不时吹起唢呐,并配合着熟练的皮影道具操作,通过跳跃、翻跟头和反打招式等将皮影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操控皮影、唱腔、念白、口技及吹唢呐都是我一个人完成,从来不需要提词。”皮影戏俗称“五人忙”,要由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和后槽五个人来协作表演,而这些,通常都是严开友一人完成,一场表演下来,汗水早已透过背心浸湿衬衫。

曾都皮影于清朝末年由河南信阳传入湖北随州,作为我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吸收了随州花鼓戏、民歌、小调、方言俚语、民风民俗等元素,以唢呐配乐、用随州方言演唱而闻名。

“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每天晚上跑去村里的大队看皮影戏,就是童年最快乐的事。”少年时期的严开友常年追着看皮影,混迹在皮影戏班里,终于在13岁那年,如愿以偿加入戏班,从给师傅递皮影人子开始,开启了自己长达五十余年的皮影之路。

“印象最深的是回家过年,村里人见到我都喊‘皮影’回来啦!‘皮影’回来啦!我一点也不生气,反倒开心,因为大家提起我就会想到皮影。”严开友回忆。

02

300年前的“宝箱”

挂在墙上的帽子、客厅里的木椅、停放在院子里的三轮车……在严开友家中,目光所及之处,都被他写上了“皮影”二字,然而他最视如珍宝的,还属那箱“压箱底”的宝贝。

“这个木箱有300多年历史了,里面装满了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皮影人子。”由于年代久远,木箱原来的枣红色已然不见,逐渐变成了暗青色,但侧边用黄色油漆写着的“皮影”却异常醒目。

在最困难的时期,曾有人愿意以单个人子近万元的价格买下这箱宝贝。但严开友一口回绝:“再穷也不能卖,这一卖曾都皮影的根就断了。”

除了表演,严开友也自己制作皮影。

“一张3平方米的牛皮要8000多元,可以做十来个皮影人物,已经投入了80多万元。” 为了让皮影戏传承下去,严开友种过田、卖过菜、打过鼓……什么能挣钱的活儿都做过了,但不管白天多累,晚上回到家,房门一关,打开工具箱,他又继续投入到自己的皮影事业中,在昏暗的灯光前雕刻、上色。

“为了演好《唱响神农》,我做了八个不同造型的炎帝神农。”严开友介绍,为了宣传随州两大名片——炎帝神农和编钟,他和搭档精心制作了炎帝神农“人子”和编钟图像。目前为止,严开友已经制作了两百多个皮影人子,接下来还准备做完《水浒转》中的108将。

为了让更多人喜爱听,严开友还创作、编演了很多与时俱进的现代皮影戏。在表演皮影《隋唐英雄传》《薛仁贵征东》《响马传》等传统剧目的同时,他结合当前生活实际,创编了《二十大新党章》《交通安全要牢记》《老来难》《如今社会怪事多》等现代皮影戏和百余首顺口溜。

03

是手艺人,更是守艺人

为让皮影戏重放光彩,曾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其作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进行申报,对曾都皮影戏的所有唱腔、曲谱进行收集整理,邀请专业人士对皮影戏声腔调式进行修饰,对演唱脚本进行深度创作,对雕刻材料、音响、乐器进行更新。

同时,积极组织曾都皮影戏班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广场,让曾都皮影戏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2011年6月,曾都皮影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5年,曾都皮影传承培训基地成立,严开友和团队走进课堂,给孩子们表演皮影,免费教他们唱皮影。寒来暑往,严开友每周五下午都提前来到社团,指导学生学打戏、唱腔、说词、摆弄“人子”。

“一练就是四个小时,孩子们的手经常被竹签磨起泡,手磨破了就用创可贴包扎起来,胳膊举酸了就休息一下再练。”严开友说,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要求很高,培养人才非一日之功,刚开始学习皮影戏较有难度,要不断地练习基本功、看戏学戏,但孩子们都能坚持下来。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培养80多名学生,第一批学子已上大学,年龄最小的仅8岁,一股股青春力量让古老的曾都皮影薪火相传。

图文:凡景

编辑:洪瑞

责校:文静

审核: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