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农是创新的典范——试论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炎帝神农,炎黄子孙的人文始祖,他高高地站在华夏原始农业文明的源头。

他的昨天是渔猎时代,他的今天是原始农耕文明的早晨。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事情:制耒耜,殖五谷,尝百草、知药性、疗民疾……后世的子孙们将老祖宗的创造性作为,总结为“六德”、“八德”。今天,我们回望炎帝神农的发明创造,无论“六德”或是“八德”,其核心要素是:创新。

炎帝神农的创新实践开启了农耕文明

炎帝神农的创新,最重要、最具划时代意义的,至少有三个方面。

1、 生产工具的创新,改变了劳动对象

疱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周易·系辞下》

伏羲之后,炎帝神农不孚众望,引领创新,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他创造了耒耜。耒耜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耒耜,具有松土、翻地、播种的功能,是种植耕作的农业生产工具。

耒耜之前,先民们当然早已会制造工具了,石质的砍砸器,可砍削棍棒乃至尖叉,用于狩猎、叉鱼,还会编织网缯捕鱼。

耒耜的构成比棍棒复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耒耜——农耕工具的出现,改变了先民们的劳动对象。进入智人阶段数万年,一直靠采集、狩猎、捕捞为生,劳动对象是自生自灭的、自然界自然状态的产物:野生树木、植物的种子(果实),还有山林中的禽兽、水中的鱼虾。这种劳动对象有许多不确定性,釆集与渔猎收获的不确性,它使人总处于饥饿的威胁与危机之中。这种生产力状态,限制了物质的发展与财富的积累。

耒耜发明后,土地、五谷的种植成了劳动对象,从此先民们与土地结缘,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和依恋,也开始关注太阳、季节、雨水、气温等自然环境,加速了先民智力的积累和文明的长成。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五谷的收获与储存,使饥饿的解除与部分家庭(部落)粮食的积余成为可能。

2、食物品种的创新,改变了生存样式

古者民茹草饮水,釆树木之实,食赢虫龙之肉,

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始教民播种五谷……

西汉《淮南子·修务训》

炎帝神农种植(发现与培植)五谷,为先民、为后世子孙开辟了年年种,年年有的食物,这是划时代的、德泽千秋万代的创新。

五谷之前的先民“茹毛饮血”,靠采集野生植物的部分可食用的种子(果实)、靠捕鱼猎兽,维持饥饱无定的动荡生活。

这种生存样式类似于半游猎状态,“逐兽而居”、“逐鱼而居”,居无定所。

五谷的出现,改变了先民们过分依赖大自然、完全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生存样式(状态)。

五谷,稻、麦、菽、黍、稷。五谷必须依赖土地而生长。

先民对土地的亲睐、依赖,促成了定居。定居为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形成、为国家的出现准备了基础。

五谷的种植、农业的发展,培养了华夏民族对土地、阳光、雨水的情感,锻造了华夏民族坚韧、勤劳的性格。

这种生存样式,生长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华夏原始农业文明。在全球视野里,它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遥相呼应,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五谷的种植推广与畜禽的驯养,为华夏民族提供了生命延续保障和劳动创造的动能。进而炎帝神农对茶、药材的发现与培植,完善了先民的种植结构,也增强了先民的生命保障系统。

3、劳动分工的创新,改变了社会模式

神农之世,公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

治,甲兵不起而王。

商鞅《商君书》

劳动对象决定着社会分工。

渔猎时代,围猎野兽,人多声势大,先民们尚未完全脱离群居,群体性劳动(行动)更是围猎所需。渔猎时代,虽然大体上可能有“男主外”(狩猎)“女主内”(分割肉食)的倾向,但女子不可能完全主内,而必须参加群体性围猎,才能获得分配食材的份额。炎帝神农之世,创新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生产门类增加,促成了“公耕而食,妇织而衣”。“织”的出现,女性有了独立劳动。这是先民们进入智人后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分工的细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炎帝神农之世,“耕而食,织而衣”这一社会分工的创新,在华夏历史上首次推出了“男耕女织”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的基础是家庭。“男耕女织”使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劳动、收获、积累成为可能,它促进了家庭的诞生,也为私有制、国家,准备了温床。从群居到家庭,社会结构走向稳定,家庭——部落——部落联盟——国家,“男耕女织的家庭”为“男耕女织的社会”奠定了基石,国家则正在孕育,将呱呱诞生。

从劳动工具的创新到五谷的繁盛、男耕女织社会分工的创新、炎帝神农之世,不仅划时代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变革了社会结构方式。炎帝神农的发明创新,送走了渔猎时代,迎来了农耕文明的早晨。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结构趋向稳定的基础上,下一拨华夏精英——轩辕黄帝、尧舜、大禹、商汤将走上华夏舞台,华夏历史在创新中前进。

二、创新基因贯穿华夏五千年

炎帝神农是创新的典范。但炎帝神农之世的创新不是个人英雄行为。甚至也不仅仅是社会精英层的行为,而是全民行为。

全民参与创新,一辈接一辈,创新行为形成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基因。这基因,如同惯常所称誉的“勤劳”、“勇敢”等基因一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代代相传。

1、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大创大进,小创小进

创新有层次,层次分大小。炎帝神农之世的创新是“零”的突破,是从无到有,是旷世以来的特大创新。

大创新大进步。农耕文明的出现,为又一个时代铺就了基础,于是又一个杰出的精英出现了:黄帝轩辕氏着手国家的顶层设计。

《史记·五帝本纪》、《帝王世纪》等典籍,记述了黄帝轩辕氏的功绩,他统一了华夏,成为共主,建立了国家、划全国为九州,设职官、立典章,管理国家事务;制舟车、建宫室、定历法、创文字,加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

典章制度、舟车宮室、国家机器的出现,将中华民族带入了比较成熟的古代文明社会,与巴比伦、与古埃及、印度等世界文明先驱,分享古文明的灿烂晨光。

传承创新基因,高举炎帝神农创新的火炬,中华民族一路前行。

生产工具(含器具):从木器到青铜器、铁器;还有指南针、火药(生产与战争兼用);

文化教育:从结绳记事到符号直至文字创立、科举制的实行、学校的设立;

社会管理:从部落、部落联盟到国家的形成,国家形态从商周的封建制、秦始皇的郡县制、孙中山创立的民国到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人民共和国;

这些从生产力到文化教育、国家形态(社会管理)的创新,让中华民族迎来了一次次发展的高峰:秦的统一、汉的璀璨、隋唐的盛世、宋的雅致、元的大气、明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康雍乾的富有,民国对封建帝制的终结、直至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创立与崛起。

以上是中华民族史上的大创新、中创新。大创新,大发展;中创新,中发展;创新将农业文明的辉煌推进到了清代的康乾时节,创新延续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国运。

2、创新不力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明清以降,特别是清代康乾之后,自嘉道始,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战争……泱泱中国、老大帝国,屡受欺负,被动挨打。

原因何在?

原因很多,方方面面,但最根本的是,中华帝国专制进入高度完备阶段,社会沉闷,创新受压制。

近现代工业革命的标志物——蒸汽机,18世纪已在英国问世,当欧洲的蒸汽机牵引着火车、轮船、军舰在陆地和海洋上奔驰闯荡时,专制统治下的中国还仍然停留在人力、畜力时代,结果是人家开着军舰打上门来。

不创新不行,小创新不行,创新不彻底、不到位、不及时,也不行。中世纪旳我们已发明了火药,也研制了火炮。但这火炮是火药加弹珠、石子,发射出去的不是能呼啸山峦与原野的炮弹,射程、威力不如人,照样吃亏。

至今我们还比较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其实是小农经济最后的辉煌。此其实,欧洲主要国家已进入或完成以蒸汽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时代。小农经济的观念与装备,大刀、长茅、长辫子,如何抵敌先进而野蛮的坚船利炮?

3、当今之世,要站得高看得远,加紧创新,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和鼓励创新,抓住了发展与前进的关键,也激活了中华民族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那里传承与因袭的的创新基因。

当今之世,已是信息时代,中华民族的创新要站得高,看得远。

首先是大众创新创业,大众业态方面的创新创业。传统的工业、农业或许已拥挤不堪,但并非没有前途,没有新的容量,而是要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创新业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包括信、家政、保健、生育、养老等方面的服务业,其内容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空间无限宽广。服务业的创新,既能开拓就业空间,又能提高民众的生存质量。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精英的创新。这个层面的人物受教育良好,拥有充分的信息和高瞻远瞩的立点,这个层面的创新应新在领先地球村,搏击世界潮头,与列强比肩,同时差异化发展,在一些领域一些方面领先于地球村。像炎帝神农那样,成为制造耒耜的“第一个”,种植五谷的“第一批”,发现植物药性的“第一人”。

第三个层面,是国家创新。

国家创新高于和重于大众创新和精英创新。

国家创新要解决的是,民生保障的堤坝和国家安全的屏障的大事情。什么是民生保障的堤坝,比如,足够国民食用的粮食、生命和机器运转所需的能源。什么是国家安全屏障?当然包括具有竞争力的装备、具有自卫能力和威慑力的军备、为现代化信息工业服务的软件业等,但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观念、思路、策略的创新。

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层推进的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国门,金砖银行落户上海、亚投行在热望中起步、精准扶贫、精准防疫,就是令人振奋的国家创新。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