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 丨2022年随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大会抢先看(一)

1978年,在中国湖北随县出土了具有鲜明楚文化特色的曾侯乙编钟、编磬等大批古乐器,它们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是我国已知最早具有十二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定调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艺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古代文明的一朵奇葩”。

《编钟乐舞》以这些“稀世珍宝”,演绎一台呈示古代鼎盛楚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精彩华章。

1

千古绝响

古乐歌《荆楚雄风》

这是采用湖北民间音乐和古老的琴曲为素材创作的仿古乐歌,它以恢宏而悠扬的鸣唱,让我们再次沐浴当年浩荡的荆楚雄风。

钟磬鼓乐《金石之声》

该曲源自《神人畅》。古朴的风貌,铿锵的节奏,不仅氤氲着天人合一的悠然神韵,也飘逸出编钟、编磬等古乐器的独特魅力。

2

乐舞阡陌

祭祀乐舞《迎神》

《迎神》据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创作。祭祀之时,人们奉佳肴芳草,献桂酒椒浆,唱颂歌,起巫舞,以愉悦最高天神东皇太一。

古诗词歌《关雎》

《关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民间情歌,依物起兴,即景抒情,抒发了青年男女之间热烈的爱慕之心。

土风舞《山猎》

梆鼓驱兽,围而猎之;狩之获之,舞之蹈之。《山猎》表现了先民们不避艰险,开创家园的英勇、乐观的气概。

农事组舞《采桑·耕耘》

这是一组参照楚文物图案、纹饰而创作的反映楚人劳作生活的舞蹈。《采桑》以独特的“三道弯”舞姿,表现少女们劳动时的窈窕身影;《耕耘》则表现了农夫“日出而作,耕田而食”的愉快心情。

3

八音合鸣

古乐《八音合鸣》

古人将乐器依制成之物质,分为八类,谓之“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独而奏之,各领风骚;合而曲之,绕梁扶摇。

编钟《夜泊》

根据古诗名篇创作的编钟曲《夜泊》,以编钟独特的音色,传神地敲击出月落乌啼、寒山古刹的深邃和宁静,流淌出一脉故国羁旅、游子乡愁的万千情怀。

编磬《流水》

磬是我国远古时期的一种石类敲击乐器,常用于宫廷宴乐和大典之中。乐曲据古琴曲《高山流水》改编,意在表现潺潺溪流的意境与洋洋江河的气势。

篪《云》

篪是曾侯乙墓“地下音乐宫殿”里的竹类横吹管乐器,五孔,两端均为闭口。《云》飘逸恬静,表现出对冥冥云神的敬仰之情。

埙《哀郢》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陶土乐器,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乐曲据古琴曲《离骚》为基调创作,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

排箫《黄鸟》

排箫因用参差不齐的竹管排列而得名,其形似凤尾,故又名“凤尾参差”。乐曲上阕轻捷欢跃,下阕迂缓舒沉,表现了一种对故土眷恋的情思。

瑟《淡月映鱼》

瑟是我国距今两千年以上的拨弦乐器,最初有五十弦之多,又称“五十弦”。《淡月映鱼》先写淡月,后奏游鱼,表现了一种恬静而又愉悦的心情。

合奏《八音合鸣:楚调》

曾侯乙墓出土的众多古乐器,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千年来只见文献不见实物的国之瑰宝,也令楚调音律能在今夜大飨视听。

4

楚韵千秋

武舞《演兵》

《演兵》表现出楚人尚武的荆楚雄风,同时也蕴含着天下一统、四海一家的高远视野和胸襟。

房中乐

“房中乐”亦称“燕乐”,始于周。撷于乡野,成于偏殿;宴宾客,伺君子,歌乐酬之。

《越人歌》

《越人歌》据古诗词创作。后宫借献歌之机,倾诉着爱情得不到理解的幽怨而深沉的情感。

《细腰》

楚宫歌乐,必奏编钟;楚庭宴舞,必有细腰。舞蹈《细腰》表现出王公贵族对纤纤淑女婀娜多姿的审美偏好。

《忼慷歌》

据古诗词创作的《忼慷歌》,节奏明快,表演诙谐,颂赞了廉洁奉公、政绩卓著的楚相孙叔敖。

大飨礼《楚宫宴乐》

《楚宫宴乐》根据《九歌》和《招魂》中关于乐舞的描绘,以及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图案创作。舞蹈突出了“细腰”和“长袖”的楚宫舞风,领舞者在繁音错节的乐曲声中,博袖丈余,横如彩虹,竖若鹮飞,表现了盛楚宫廷绚丽多彩的乐舞场面。

编钟乐舞

图文:曾融

编辑:晓萱

审核:运来